礼敬中华

“士”的精神与当代大学生

期次:第438期       查看:427

“士”乃中华文化与道统的承载和护卫者,类于今之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平凡无奇或生死攸关的时刻,“士”都承担着安社稷、授文化、明理义的重任。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未来社会的准知识分子,我们理应继承“士”的精神并光大之。而“敦品励学,弘毅致远”八字恰好涵纳了“士”的精神的基本内涵。

敦其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之君子,早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而这远大抱负的第一步,便是“修身”。不立人,何以立学问?

孟子早就对“士”的精神修养提出了养心、践行、立命等修身之法。汉乐府也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之句。至宋代程朱理学,仍秉承和践行“内省修身”之法,如朱熹提出“存天理,去人欲”,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等修行之法。综上而知,从孔子到朱熹,先儒的修身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对后世影响深远。

而我们今日的大学生自当谨遵先人教诲砥砺品格以达修身平天下之境界

励其学

《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开宗明义地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首肯学习的重要性。孔子以身垂范,年十五志于学,始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荀子》则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如此种种,皆表明“学”乃君子之必备品格之一。几千年过去,所学之内容自然早已变化,但其勤学好学之精神实乃“士”精神之精髓所在。试问一人若不肯学,也必定高傲自大,固执己见。如此一来,又何以称士,何以称君子?

望今日之同侪,勤学勉励,以通天文,达地理,造福于一方。

其心弘毅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乃是自古以来对士人的要求。士先立志,志向又作为士之内力,推动士不断克服艰难险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和应对磨难的勇气,也恰恰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

其行也远

孟子言“任重而道远”,实是言士乃一国文化之传承者与光大者,应该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并倾其终生践行之。当仁不让的文化担当,才是中国士人世代相袭且无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孔子倡周礼,韩愈弘师道,张载“为往圣继绝学”,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华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正是无数士人终生努力的结果。而这种责任与担当也早已成为中国所有士人共同沿袭的一种文化基因,生生不息。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熏陶,尤其是充分挖掘吸收传统文化资源,将古代士人那种律已修身精神,天下已任的仁爱情怀,当仁不让的文化担当,转化为当代大学的内在品质,已成为当代大学的首要责任之一。若我们都能敦己之品,励己之学,弘己之心智,则行也远矣。                                 

                               (文字整理:余文菁  摄影:潘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