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林波:学生心目中的“智者”与“顽童”

    师大学人王林波:学生心目中的“智者”与“顽童” 简介:王林波 1963年生 副教授 汉族 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宁齐堃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校优秀教学成果奖;曾参与《我国现阶段分配领域各项政策的最佳组合模式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原则研究》,和《黑龙江省城镇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等省级科研项目。曾获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同学们,你们一年的学费多少?”“2800元、4500元”“我告诉大家,学校3万学生一年支出7亿多元,生均成本在两万元左右”,“差额的钱哪里来?是国家财政拨款,是纳税人的贡献,而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父母、亲友特别是一些还不富裕的普通人”。“你们知道如果在美国上大学要交多少学费吗,按照美国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来看,得4万美元。所以,同学们,我们坐在这里要珍惜国家创造的受教育机会,不虚度不浪费。”这就是我校荣获2018年度教师奉献奖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林波老师的一堂思政课的开场白,他在课堂上用一笔帐生动的指出了我国教育的普惠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课老师,他用最朴实的话语,最生动的事例讲述并传达着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精髓所在。他把学生们眼中枯燥教条的思想政治课讲得精彩务实,他是学生们口中的“智者”,也是学生们眼中的“顽童”。 旁征博引,用幽默感染学生 “这一代大学生希望老师用事实说话,用接地气的语言,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思政教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化作自己内心的感悟,入情入理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使理论入耳入脑入心。”王老师道出自己30余年思政课教学的感悟。 回想起自己十几年前教学时的情景,王老师幽默地说自己年轻时是个很“老实”的人,但是后来他发现很多难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和学生交流可能会更容易解决,他告诉我们,有次他去上课,课下和同学们交流时,突然被问到对F4怎么评价,他说自己当时一下子被问懵了,他只知道F1是赛车方程式,却不知道F4是什么。这件事也让他深刻意识到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学生永远年轻,而自己却在不断老去,会逐渐与这个年轻人所看到的社会脱节。王老师讲到:“从那时起我就时常到网上去浏览一些年轻人爱看的资讯,多记住一些网络语言,比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网络热词都是什么意思。”王老师将这些潮词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果然,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不仅提升了效率,还多了些欢声笑语。 于是,他就开始不断地在网上查资料,去了解学生们对什么感兴趣,去弥补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其实他本身对于那些网络潮词,偶像剧是不愿意接受的,但是为了学生,为了更优质的课堂,他愿意去了解,去感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将自己融入课堂,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智慧教育学生。他愿意去做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把智慧与温暖带给他们! 成竹在胸,用知识塑造人格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国思政教师传播知识和真理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艰巨。如今信息多元化,思政老师更要做到扎实理论基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会传播知识的老师不是合格的老师,思政老师要做到的是传播真理传播思想。知识只是载体,主要在于思想的引导,灵魂的塑造。王老师格外看重对学生人格的建设,在他眼中,人格构建就像是人生大厦的支柱,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 王老师曾多次去外校参加讲座学习活动,当谈及这些活动时,他激动地表示说:“老师们出去学习,就是代表了学校,要为学校的荣誉负责。”他也愿将自己学习过程的体会感受一一分享给新生教师;在与外校的交流中努力去感受其他学校的校风学风,在一次次的比较中取长补短;他认真做好每一次外出交流学习活动,把师大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 责任在心,用信念坚守岗位 王老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了三十多年。奉献奖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压力。“其实得到这个奖也就意味着快退休了,我把他当做是退休前的提示奖”王老师打趣说道,但是我们仍能听出他话语背后的凝重与不舍。他会去考虑自己该怎样更好地把握职业生涯中剩下的时间,怎样才能给学生带去更多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的东西。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王老师告诉我们:“师大其实有很多默默无闻奉献的好老师,他们虽然没做出辉煌的业绩,但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热爱,王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耕耘着;因为责任,王老师坚持备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因为信念,王老师愿将一腔热血与激情毫无保留的献给学生。“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王老师认真的态度以及对待事业的热爱最完美的诠释了“责任”这两个字。时间终会见证,哪些人只是师大历史上的匆匆过客,哪些人才是师大历史上真正的主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王林波老师用半生的思政教育时光告诉我们什么是坚守,他用丰富的知识去开启学生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品德。于他而言,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奋斗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 付晓颖:女学霸研究无人机助力农业科技化

    学子风采付晓颖:女学霸研究无人机助力农业科技化学生记者 李含彦 窦时雨 邹佳环 付晓颖,中共党员,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6级物理学专业,曾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会主席。2017年9月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2018年获得黑龙江省“三好学生”,2018年3月开始研究普及型植保无人机,其作品获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资助。 当谈起与普及型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缘起时,付晓颖这个来自齐齐哈尔乡村的女孩,脸上流露出质朴的笑意。那还是在一次田间劳作喷洒农药时,看到父母辛勤的背影,她的脑海中突然闪先这样的想法:父母为什么不用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撒药、灌溉、观察呢?这样父母也不用顶着烈日付出如此多的心血与汗水。父母的回答既简单也很无奈:“傻孩子,高科技的东西多贵呀,再说我们哪里懂得操作那么复杂的物件。”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个自幼喜欢物理的女孩不禁想到要靠自己的所学所知,真正改善身边人的生活,而这也是她开启这段研究的初衷所在。 谈及物理,付晓颖的眉眼之间仿佛都闪烁着星光,在物理学科上的每一次成功,都会带给她极大的成就感。初中的时候,付晓颖遇到了一位良师,为付晓颖打开了通往物理奇妙世界的大门,于是在她步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的校园时,毫不犹豫地将物理作为自己的专业。 在大二下学期的计算机选修课时,她的指导老师提出一个普及型植保无人机的项目,付晓颖曾经深埋在心底的那个想法瞬间被点亮。 至今九个月的时间,晓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从一开始对无人机一无所知,查阅各种资料,到后来逐步了解无人机,她曾面对繁难的编程问题束手无策,也曾在夜里苦苦思索电路连接,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一次次地记录实验现象,再不断地翻阅资料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修改更正。在面对编程困难的暴雨而倍感乏力时,是老师的点拨与指导让她豁然开朗,帮她解决实验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老师的鼓励也是她挫折时的精神支柱。她曾满怀信心地参加了国内竞赛,却没有拿到任何奖项,这件事让她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她回忆到:当时老师让她不要气馁,既然没有得奖就要更加努力,是老师的鼓励让她再一次鼓起勇气翻越巍峨的知识山峰。 普及型植保无人机项目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得到了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付晓颖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经费,后期还有学校的补助,她也曾用自己的生活费垫付对于她来说过于高昂的科研经费,但在她看来这些付出与梦想的实现相比虽然昂贵但也都是值得的。 国家现在大力发展植保无人机事业,然而目前的植保型无人机价格高昂,而且操作非常繁琐,农民无法轻易弄懂,需要雇一些植保无人机的飞手,这就使得费用提高了,也限制了植保无人机的普及。因此她想研制一款能够达到国家既定标准的廉价植保无人机。把普及型植保无人机大规模地投入农业发展中。付晓颖想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个机会展示她的作品和想法。她设计的这款电动四旋翼多轴飞行器的植保无人机能够装载更多药物,通过改变它的操控器,降低它的操作要求。大部分农民学新东西相对比较困难,于是她有了设计一款操纵器,使得农民能够享受坐在沙发上,像看电视一样地进行植保无人机作业的美好生活的构想。 其实,生活中的付晓颖是喜好阅读并内敛的,但普及型植保无人机的研究让她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科研的创新实践使得她敢于面对失败,虽然一开始失败的时候特别受挫。但后来经历多了就勇于面对了,在遇到失败之时,她也多了几分淡然从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抱怨机遇,这是她的人生态度。 她看来在大学期间坚持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是极为重要的,不随波逐流,一点一点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脚踏实地。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她:坚持不一定会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即使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谈到未来,付晓颖憧憬地说,以后想做一名像她老师一样用自己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喜欢物理的人民教师。她希望我们国家的科研事业发展得更好,有更多的人能热衷科研事业,在她看来科研并不是高深玄妙的学问,解决一些身边的小事才是科研的意义所在。

  • 每一个“她”都自带光芒

    倾听每一个“她”都自带光芒 学生记者 孙美昕 窦时雨 她是一直为维护妇女权益而奔走的领导者; 她也是女性学社会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曾多次参与国家中国妇女社会调查; 她更是一位热爱生活,把全国马拉松比赛的优异成绩当做自己生日礼物的浪漫女人。 伴随着《one woman》的乐声,手腕上扎着鲜红的方巾,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我校新任党委副书记、女性学研究专家郭砾老师款步走上了哈师大第267期行知讲堂。为师大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新时代女性力量的精彩演说——用她的知识与涵养,自信与大方为我们展现出一份新时代女性应有的光芒力量。 百年风雨百年心 “高校女生节丰富生活,挖掘才干,展示出青春的风采。但如果用‘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的地位,或是把自己同法律意义上的妇女切割开,那显然是有失偏颇。”演说的开篇,郭砾老师首先从最近炒的火热的“三·七高校女生节”入手,通过“女生”与“妇女”的对比,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诠释了何为“妇女节”。 不是“妇女”一词不够动听,只是我们不够了解这个词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国际三·八妇女节”设立109周年来,全球女性在争取平等地位,维护自身权益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面对学生,郭砾书记说:“最好的过节方式,是真正理解节日的内涵。”百年来,妇女节始终秉持着维护女性尊严,捍卫女性权利这一宗旨,从各个方面,追求和男性同等权益,共同撑起属于我们的天空。 中流击水 逆风前行 波芙娃说:“人不是生为男人或女人,而是变成男人或女人。”那些不公平的对待,不是天生该归属于女性的,是社会和封建思想强加到女性头上的。 当今社会,虽然女性的力量已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偏见和做法在限制着女性的作为。就如同郭砾老师举例所说,“高考时,某些专业女生比男生分数高出数十分……”、“国考时,有性别限制的岗位中有76%偏好男性……”、“有数据声明,理工科等研究性领域不适合女性……”等,在高考、考研、就业这些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女性有时连踏上“独木桥”的机会都没有。面对如此现实的社会环境,女性不应该局限于社会对“她”的狭隘认知,更应该用独立的思想,刻苦的努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 而当今,再也不是“宁用武大郎,不用穆桂英”的时代。我们不但有“程序猿”,也可以有“程序媛”。女性的力量应当被正视,21世纪,女性不应当只是相夫教子,无才便是德。脱下有色眼镜,女性也拥有和男性一样的力量与风采。 独立女性自带光芒 郭砾老师说到:“你身上蕴藏的力量,永远比你想象的多。”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成就我们自己,绽放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属于女性的独特光芒。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被视为糟粕。新时代的女性,正在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绽放出她们的光彩。董明珠“不求温柔以待,只要平等对待”,白手起家创造格力公司的商业辉煌;屠呦呦“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解锁青蒿素的奥秘,成为第十二位获得诺奖的女性;金斯伯格“依靠女性自身,获得男性尊重”,从哈佛法学院“花瓶”成为最高联邦法院大法官……她们用自己的成绩证明着,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她们自立、自强、自信,她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若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作为当代女大学生,应该以独立自信、顽强执着的她们为榜样,发挥出自身的“社会价值”,“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女性真正的魅力不单取决于外貌的美丑,更取决于内涵的厚重与否。望每个女子都能做勇敢的追梦人,去追寻真正的自我,展现新时代女性的力量。 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愿面对未来,能有不畏远方的勇毅,恬然自若的风采, 愿所获得的一切能够配上付出的每一点努力。 最后,愿每一个她, 都能心怀梦想,自带光芒!

  • 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转型研究

    科研展台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转型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郭力 项目简介:新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处于流变和转型过程中,女性创作不仅讲述妇女在历史语境中有关主体构想的复杂关系并建构女性主体身份,而且创作空间的拓展使作家们更关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阶段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底层弱小边缘群体生存状态。新世纪女性长篇创作中的乡土历史叙事、城市文化空间叙事等新格局都需要批评理论的关注。本课题深入研究女作家的叙事及审美转型,不仅结合文本、文类、作家、时代因素,同时注意文学与文化外延关系,发掘性别、族裔、历史、文化、国族、地区等话题之间的复杂性,从多维视角拓展女性批评的思维空间和话语空间。 本课题所论述的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转变主要是从创作主体、创作思想、叙事形式等方面的变化表现,分析近几年女性创作聚焦底层触发的现实主义深化表现、城乡女性身份转换呈现的空间叙事的文化意义、传播媒介对女性创作的影响研究等等,是对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流变转型研究的新思考。通过梳理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态势,对当代女性创作以及当代中国小说新的叙事变革做一些实证考察,对有代表性作家的创作风格进行观察研究,并对当代文学研究中女性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进行阶段性概括。

  •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治理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治理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负责人:胡菊华 项目简介:课题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作用的历史与现实,探寻二者互构演进的内在规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突破封闭的自体改革循环模式,自觉融入社会文化生态治理实践开辟创新路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教育管理向现代治理的积极转型。 该课题旨在厘清“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域中由“环境”向“生态”转向的理论脉络,将“文化生态”这一理论范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这一新论域形成的学理依据。课题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范畴,实现传统的“挑战—回应”研究模式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治理视界跃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治理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治理实践提供学理支撑。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借鉴哲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理论及治理实践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